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刘巨德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刘巨德专访 | 回溯源头,寻找浑沌的美神,是我一生的功课

2022-09-28 13:33:46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刘巨德 
A-A+

  刘巨德先生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,1978年考取该院研究生,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整整37年,作为美院第一届研究生,他深受学院前辈的熏陶和教诲,先生们的言传身教已深深地融入他的创作和思想。采访中,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从中央工艺美院到清华美院学术传承的脉络,感受到“艺术是神”这样的信仰,领略学院老先生真切的人文关怀和学术胸襟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bb993257e173983f5207fcc697e7589d.jpg

  黄国锋:刘老师您好!我受《美术观察》杂志委托,与您进行[时代人物]专栏访谈,首先请您回忆一下您早年的艺术启蒙。

  刘巨德:我从小喜欢在墙上和地上乱画,高中的时候看到人家有一本苏联的素描人体,很羡慕。但真正的艺术启蒙还是1965年我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(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)之后。当时我在陶瓷美术系学习,原始陶艺、历代纹样是我艺术的开口奶。一入学就是拉坯课,学原始人做泥罐子。接着是临摹唐、宋、元瓷瓶上的铁锈花纹样和民间装饰画,以及去故宫和历史博物馆看历代陶瓷经典,原始彩陶纹样、鹰形陶鼎、猫头鹰陶塑等让我记忆很深。接着训练器型的装饰纹样,从花卉写生到釉面贴花。近年来我做了一些陶艺,看来学什么都不白学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dd19165ef9fd2afcb119f5134c28d07e.jpg

舞蹈家  水墨纸本设色  120×69cm  2013年

  黄国锋:接下来几年是什么样一个情况?

  刘巨德:艺术上,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张仃院长的云南彩墨人物画,我印象太深了,感觉那些画都很大,久久在我心里回荡。直到20世纪90年代,在国家博物馆再次有幸看到张院长这批画,才发现这些画都是小画,但对我的艺术影响很大。

  1970年本来应该毕业,工宣队把我们送到了二十七军的部队农场,住在河北李村进行劳动改造,我在那儿度过了三年。我喜欢观察农场院子里的小猪、小狗、小鸡等家禽,上厕所时默着画它们,包括我在街头观察到的村民吃饭、妇女挑水、小孩割草喂羊等场景,我都只能在厕所里偷偷画,因为那个时候部队不让画画。我想试试自己默画的能力,从那个时候起,我养成了凭借记忆默画的习惯。

  到了1973年,不搞运动了,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画画了。我很幸运有机会直接看到祝大年、吴冠中等先生作画的过程。他们画法都是“移花接木”“东寻西找”,选择性地组合作画,这对我后来的绘画影响很大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e5f8cd0021ae36f6e66327f3d10928a8.jpg

1978年,刘巨德(右二)和导师庞薰琹先生合影

  黄国锋:在云南的6年您有什么样的经历,艺术上有什么样的进展?

  刘巨德:1973年我和钟蜀珩老师被分配到云南工作,在昆明安了家,那时我和钟老师合作了《一月哀思》《欢腾的边寨》,入选了云南省和全国美展。记得老校友丁绍光、刘绍荟,常怀念工艺美院老一辈艺术家庞薰琹、张光宇、张仃等先生的艺术教学,以及张仃先生来云南写生的情况。我在云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,很方便下乡、体验了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。在农业学大寨期间,我被派到云南勐海,跟少数民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多,画了些肖像和风景。碰上了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,我抱着这批画报考了庞薰琹先生的研究生。庞先生看了我这些画后说,“你是一块没有雕琢的玉,将来适合画大场面的人物画”,对我鼓励很大,也明确了自己研究的方向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8519ee16cc63051a8390b4931832b977.jpg

《流沙湾》   装置 20×160×800cm    2018年

  黄国锋:1978年您成为庞薰琹先生的研究生,做了什么研究?

  刘巨德:庞先生让我把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做比较,历代装饰画纵向比,与西方现代艺术横向比。中西历代经典纹样、经典绘画、陶俑雕塑,我尽力去阅读和临摹。其间去敦煌临摹了大量壁画,去麦积山、云冈、龙门和很多博物馆临摹了大量石刻,这是一种综合的、开放的、不确定性的比较研究。这让我开始进入艺术的源与流、装饰与写实、传统与现代、抽象与具象、中与西等思考,了解到其变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。庞先生说“传统就是边传边统”。他让我们用眼睛触摸对象、画线描,他的“带舞人物”都是默画的,这对我影响很大。庞先生转变了我的眼光和思想,把我带进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处。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《试论平面装饰艺术中的适形造型》,1981年发表于《工艺美术论丛》,至今影响着我对绘画空间与造型关系的思考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28b9fdf821fe4d53814a14d2ed3f2322.jpg

1996年,刘巨德与钟蜀珩于乌兰察布后草地写生

  黄国锋:您的插画和美术片《夹子救鹿》获得了大奖,您能谈谈有关这件作品的创作吗?

  刘巨德:《夹子救鹿》是一个佛经故事,很动人,我很喜欢主人翁夹子,为这个形象我画了六稿,最终参考了敦煌壁画的造型、色彩,以及魏晋时期的佛像、飞天、书童,综合而成。图书刚出版,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看到,就约我去画动画。当我在电影院看到《夹子救鹿》影片时,感觉夹子像我的孩子,永驻我心里,2017年我又画了大幅彩墨画《夹子的春天》,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4928aceb797edd7130f763bb01125fb6.jpg

动画片《夹子救鹿》(1985)剧照,该片获1987年印度第五届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象奖

  黄国锋:1989年水墨画《鱼》成为您早期绘画的代表作,被吴冠中先生称为“中国画珍贵的新品种”,它是怎么诞生的?

  刘巨德:有一天钟老师买回一条鱼,放在盘子里,阴阳的美引起我想画的欲望,应该说这是受中国古典阴阳观影响的结果。当年庞先生告诉我:“中国土生土长的‘老庄’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大,研学传统艺术要读‘老庄’。”我发现老子有三宝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这对学艺术很重要,用慈祥的目光看待一切,用简约的方式表现丰富的一切,用不争的心态感悟一切,中国古典阴阳、浑沌的思想吸引着我,成为我至今没有完成的作业。

  很多人感兴趣鱼鳞的画法,问我怎么画出来的,我说用了传统矾的技法。但这个技法对我并不是重点。我体会到艺术家有了思想,自然会生长出自己的方法,致使《鱼》《土豆》《山里红》这批画成为我艺术道路的新起点,《鱼》是美术界对我最初的印象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753e4fff0601714cad09975c2868dfc4.jpg

刘巨德  鱼  纸本水墨设色

  黄国锋:吴冠中先生对您的艺术有什么影响?

  刘巨德:我很感谢庞先生把我带入传统,让我认识到美在传统文化最深处;吴先生把我引进自然深处寻美。他们都主张抽象的观看,非精准的模仿,着力捕捉气韵生动的形式美。吴先生说中国画最宝贵的是“韵”,万物的韵律、节奏、动势都有抽象美。他说绘画不讲形式不务正业,美即形式,形式美的核心是抽象美。这对我影响很大,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、观看、解释、表达这个世界,庞先生和吴先生促使我的艺术感性和理性同时深入自然与传统。

  黄国锋:中西方的绘画观念在您看来有何异同?

  刘巨德:面对自然和生命,西方人喜欢“打开看”,中国人更爱“抱着听”。“打开看”就是实施解剖、分析、条理,所以西方艺术家常秀解剖,科学家喜欢解析物质,结果证明分解到最小的时候没有形,只有虚。就像中国古人所言,大无外,小无内,认为解剖后没有气和韵的死亡状态并非真相,所以古人主张面对活体听之以气。由于中西对生命认识的路径不同,其哲学和美感也各异。西方人从有的角度看世界,总想找到实体的无限性。柏拉图说:“神以几何造世”,世界万物是自然内在看不见的几何形体之表象。所以西方的绘画讲究体面,为了塑造体面又引入了光影和透视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4a8927d485f60e0d8dfa9302dd8d827a.jpg

  试看米开朗基罗手下的人体,无论雕刻还是绘画,解剖结构都是花纹般的韵律,内在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的波动。中西绘画本质上相似,没有高下,都在寻找自然万物背后的奥秘,只是认识方法不同而已,都是人类的智慧,实与虚在大师心里无分别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25fe01af0250b759dbff47225421aa80.jpg

刘巨德  红荷塘 362×141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2

  黄国锋:您长期开设线描人物造型课,面对形象您如何画写生?

  刘巨德:用毛笔直接做人物写生画,落笔不改,这是庞先生教给我的,很受用,我也想传给学生。但学生和我初学时一样,老想着先用炭笔打个轮廓再用毛笔画,我告诉他们要大胆画,不用怕画错,要相信你的直觉,从虚入手,从绘画的角度看人都是一团气的运动,只有抽象的线条,线条的关系会幻化成人,关注构成对象内在的抽象的节律和气韵最重要。哪怕模特坐着不动,他的躯干、四肢、头发、眼神、手指、衣纹等,从大体块到小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正反相合的曲线律动,这个时候常常是气韵推着画笔走。我希望学生能领会中国绘画气韵生动之奥妙。学生说:“您画画是先抽象,后具象”,就是这个道理,这是画照片无法替代的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e5a28b480668fc6de3d636da4f25ac29.jpg

《魂归兮》 水墨纸本设色 139×69cm  2018年

  黄国锋:面对传统艺术,我们如何学习绘画经典?

  刘巨德:朝拜经典是每个艺术家的必修课。用眼睛和心灵去抚摸经典的每一个角落,领悟作品自生长的内动力,从中采气、聚气、集气,化为自己的神灵之气,是很重要的。每个艺术家都不是孤立的,他一定受前辈艺术大师的影响。认为进入博物馆的艺术过时了、陈旧了,这是错误的。星辰是一团旧火,艺术的传承、拓新、创造在于把旧火引进心灵复燃,放出新的能量和光芒。

  我花了很多时间品读、临摹、抚摸、琢磨大师的经典之作,这是一生的功课,后台的工夫。无论古典、现代、原始、民间,在我看来无高下。大师的经典常读常新,能与他们的心境、心气、心神相遇相合,是我所向往的。每个大师的艺术天性、个性、风格独一无二,不可能重复。我们向大师学习,就如同向自然学习一样,要从看得见的变化去寻找、领悟那看不见、不变、永恒的共性之道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5877b082ad1210770298a5eaf9c74fd1.jpg

刘巨德  野葵 112cmx94cm 纸本水墨设色

  黄国锋:您如何看中西绘画融合的现象?

  刘巨德:中西绘画的交流、互鉴、碰撞与融合是自然而然的,必然会发生。艺术是艺术家真诚的精神行为,属于人类最原初的本性和智慧,一定有相似的体验,相互映照,相互折射,相互借鉴,并高峰相会是必然的。我认为西方绘画是以看得见的物,去画看不见的天理与人性,所以后来有抽象艺术诞生;中国画从开始就以看不见的天道和人性,去画看得见的物,所以中国画从始至终是抽象的思维、似与不似的意象。西方后印象派绘画之理,明显的与中国绘画之道相似,而中西古典绘画之间暗含着相似,中西绘画没有绝对的界限,都是人类的智慧。融合是相互的、自发的,相互欣赏的结果,一切自然而然,互补互动,并保持着各自的根脉和特色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png/202209/92e3258371a6a70d15a5c8351042789c.png

刘巨德 骆驼草 69×139cm 纸本水墨设色

  黄国锋:2017年您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以“浑沌的光亮”为名,您是怎么思考的?

  刘巨德:我喜欢浑沌,我深切体会到艺术的本性就是浑沌,我的绘画作品诞生于难以预设的、不确定的浑沌之中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浑沌是大道,是一个美宇宙,它是一切生命的原初、源头,艺术生成、回归于浑沌。绘画是一个特别的生命,它闪烁着浑沌的光亮。用“浑沌的光亮”为题,我想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敬畏和感悟。

 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神,都有一个敏感的说不清的内直觉,都有至善的崇高精神。这本是人类心灵浑沌的自然原初,随着社会生活、环境的磨难,外界的干扰,人为的种种原因,浑沌之心渐渐消失,分别之心日益增长,各种界限逐渐增多,结果美感失灵。如何保存和发掘人的内直觉,在常知、常理外,走向未知,让美感觉醒,这是我一生的功课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1a812943068c6ab681fe5bb770353220.jpg

  黄国锋:您的浑沌思想是如何贯穿创作过程和落实到作品的?

  刘巨德:我的绘画常常从抽象的曲线运动开始,一笔落纸,众笔不假思索而随,瞬间抽象的节律,由心而出,它会告诉我如何画。画和所画的对象,以及画家,三者是平等互动的,我从来不主宰、控制和模仿对象,我只是绘画的参与者。画面是一个流动的整体,它有磁铁般的引力,吸引着我,令我的直觉感到万物皆在流动中生发。在这中间,抽象的随机性与秩序性交替出现,令万物在我随机应变的想象力和手头的功力中自然诞生,这里没有对象的精准的刻画,只有与浑沌契合的意愿。只有这样才能让绘画不为物累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9fab296ad884e7ca40e5c6d118f6652d.jpg

刘巨德  窗前百合  纸本设色  147cmx97厘米

  我作画时常常什么也听不到,所画的对象也都虚无成一团气的聚散,有序与无序,乱而又不乱,可能这就是浑沌的状态。面对万物,我看到的总是密密匝匝、抽象的气流的波动,这些波动很快会化为似物非物的直觉印象和正反相合的线条、色彩。我大概知道要画什么,但不知道最后会画成什么样。因为一条线、一个空间、一个空白都是万象的、不确定的、抽象的,这一笔可能变成鸟了,也可能变成人的一部分,或者变成花。都不是计划好、分割清楚的,事物的本源就是无界的,我作画时从本源去思考,万物浑然一体。我常由抽象入手、适形造型,画出我有意识无意间出现的造型。开始什么都不是,什么又都是,有与无没有界线,虚无的空白,它自己会生出物象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png/202209/ac08819d27f034179d8d0b5cc1d69401.png

刘巨德  玉米红桃  纸本设色  69cmx90厘米

  黄国锋:您的中国画墨与色兼顾,引人注目,能不能谈一下您的绘画用色?

  刘巨德:在我的观念里,墨与色是一家、一体,无分别,阴阳、冷暖也浑然为一。我很喜欢黑,作画总是先以焦墨下笔,后补重墨、淡墨,墨是画的骨架,也是画的精神。中国文化崇尚黑,黑隐居色彩之内,令色彩调和,复杂与单纯浑然一体。中国画论有“知白守黑”之说,黑白、阴阳、明暗为色彩的第一要义和骨架。

  色彩对我而言是虚化了的气,画色在于画气、画韵,气为里,色为表。中国画讲随类赋彩,也是在气韵生动的统帅之下进行的,视形与色为浑沌之气。我的一张画往往有一个主色,其余颜色跟着走,让丰富归于简洁。中国画讲究“有层次而无层次者劣,无层次而有层次者佳”,我追求这样的境界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png/202209/e9dabc3b28a65b8b5ce17d43ea52e051.png

刘巨德  家乡草  纸本设色  70x139厘米

  黄国锋:您如何做到在60岁以后还能不断突破,画了那么多大画?

  刘巨德:60岁以后是画家最好的年华,中国画非常考验一个画家的功力和修养,它需要毕生的积累、深度的感悟,和即兴的、随机应变的默画能力。中国画本质上是在模仿道、画道,而不是画物、画景、画人,道有着不变又不断变的整一本性,这需要看不见的内功的多方面修炼。

  我现在不仅画画,还想去做雕塑、陶艺。在我心里涌动着大量、不可名状的作画欲望,76岁了,我感觉自己刚刚开始画画。我作画无法重复自己,也没想重复自己,因为我的作品都是在“跳深渊”的过程中出来的。一个题材有时反复画,但画出来总是不一样,就像生命每个时刻都在变动。2016年我曾在798办过一个展览“在回乡的路上”,提到“回到子宫的故乡、童年的故乡、文化的故乡、宇宙的故乡”。其实在我心中统称“浑沌的故乡”,浑沌的理念和生活的感受是我艺术的活水源头,我很想回到生命的源头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png/202209/a06dd6293f45a2712e0d3a8c75896ace.png

刘巨德  绿草地  纸本设色  138×68厘米

  黄国锋:近两年您在主持清华大学的美育课题,您如何理解美育?

  刘巨德:在我看来,美育是美感的觉醒,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感,而且独一无二,美育过程就是每个人的美感觉醒的过程,在常知常理外升华自己的美感。美非现象界,美在看不见的自然、生命的最深处。在我看来美即道,浑沌美神在我心中呼唤就属于美育。

  美育课题是校长邱勇先生的心愿,他发出的“向美而行”,号召代表了清华教育的理念,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,他召集学校各方代表,总结清华美育之路,我很受教育。王国维先生说:“天下最神圣、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,哲学与美术是已……哲学与美术非一时之真理,而为万世之真理。”美即真理,早已是清华教育的传统和灵魂。今天清华特别提倡美育,强调“向美而行”,旨在向真理而行、向未知而行、向未来而行、向永恒而行。

  本文原载《美术观察》2022年第4期,意在转发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209/2b0107a5b8f9bd7eb6ff1d8b6641793f.jpg

  关于艺术家

  刘巨德,1946年出生,蒙古族。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(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),1973年任云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,1978年考取庞薰琹教授研究生,研学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比较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、学术委员会主席、学位委员会主席。现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;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画协会常务理事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

  出版专著《图形想象》、《面对形象》,出版画册《刘巨德素描集》、《刘巨德中国画作品集》、《刘巨德油画作品集》、《刘巨德写生作品集》、《刘巨德陶艺雕塑作品集》、《刘巨德扇面百图集》、《浑沌的光亮--刘巨德艺术作品集》。

  1946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

  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

  1975年在云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

  1978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,师从庞薰琹教授

  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

  1987年,担任美术设计的美术片《夹子救鹿》获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象奖,中国文化部、广电部全国美术片优秀奖。

  1989年图书插画《夹子救鹿》获文化部、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图书优秀绘画一等奖

  1990年担任美术作者的《中国民间节日故事》获全国第二届幼儿图书一等奖。

  1993年 美国圣约翰大学美术馆 刘巨德 钟蜀珩绘画作品 中国画《向日葵》被收藏中国美术馆 当代彩墨画6人展

  1994年,在美术片《海力布》中担任美术设计,该片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“龙腾奖”美术片二等奖。

  1998年 庞薰琹美术馆 庞薰琹师生作品展 中国画《草花》被收藏

  1999年 中国美术馆 第九届全国美展 壁挂《灵光》获银奖

  2001年 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百年展 中国画《鱼》被收藏;中国美术馆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中国画《大鹏》获优秀奖,高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收藏;奥地利 基督教文化艺术展 2002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 奥运金牌榜绘画作品展

  2003年 西安美院美术馆 国际当代素描艺术作品展;清华美院展厅 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

  2004年 桂林美术馆 刘巨德 钟蜀珩绘画作品展 中国画《荷塘》被收藏;中国美术馆 第十届全中美展;上海美术馆 “从洛桑到北京”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;桂林美术馆 刘巨德钟蜀珩绘画作品展;中国美术馆 北京市美术作品展;东京日中友好会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

  2005年 北京皇城艺术馆 优秀艺术家60人邀请展;中国美术馆 艺术与科学绘画作品展;浙江省美术馆 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画《白光落地》被收藏;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中国画《草花》被收藏

  2006年 中国美术馆 同一个世界--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展

  2007年 中国美术馆 写影写意名家合作当代艺术大展;常熟美术馆 纪念王石谷逝世290周年名家作品展 中国画《水仙》被收藏

  2008年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品展 中国画《月下骏马》被收藏;浙江美术馆 中国艺术家赴希腊写生作品展;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 版画盛典--为奥运喝采艺术作品展;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走进学院全国高校中国画作品邀请展

  2009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 刘巨德插画艺术作品展;首都博物馆 中华颂--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油画风景绘画作品展

  2010年 法国斯艺术博览会中国艺术作品展

  2011年 国家博物馆 世纪清华百年校庆美术作品展;清华美院美术馆 艺术日新.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

  2017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“浑沌的光亮--刘巨德艺术展”

  转自: 鼎艺文化传播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刘巨德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